三连赢球网

工信部:多举措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曹雅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3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工信部:多举措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培育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下一步,工信部主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促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持续推进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第二是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以优质供给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我国在轨道交通装备、通信设备等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今年1~2月,智能手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实现高速增长。第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同时,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今年1月,工信部联合六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政策引导,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

  二是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今年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按照已经印发的《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加快建设现代化中试能力,还要新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试验验证平台。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在已有的178家国家高新区、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基础上,今年将启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等工作,推动国家高新区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发挥更大作用。

工信部:多举措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当前,5G应用在工业领域深入推广,工信部将适度超前建设5G、算力等基础设施,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同时,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建设智能工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加快数字技术赋能,促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下一步,工信部将持续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稳增长。持续抓好十大重点行业增长引领,充分发挥工业大省、工业大市“挑大梁”作用。指导各地加大稳增长工作力度,鼓励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工业经济基本盘。

工信部:多举措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扩需求。投资上,加快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持续实施制造业“三品”行动,以供给优化促进消费升级;积极发掘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出口上,抢抓全球电子行业回暖、装备需求上升等机遇,开拓海外市场,拓展中间品贸易。

  育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新能源汽车、核电装备等重点产业竞争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发展,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优环境。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持续推进为企减负工作,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进制造业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强化金融服务,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促进制造业投资持续稳步增长

  《***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工作报告》有关部署,积极***取措施,以新一***规模设备更新为着力点,促进制造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为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添薪助力”。

  一是按照***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部署,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二是加快实施制造业“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全力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深入开展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聚焦重点领域,围绕科研攻关、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等三方面,突破一批标志性装备;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通用基础产品和技术,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汇聚各方***,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三是加快5G、千兆光网、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持续提升重点区域、重点场景网络覆盖质量,围绕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建设高速算力网络,深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和支撑作用,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四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的资金投入。深化产融合作,与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加大金融对制造业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商业航天、内河船舶、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产业资本接续投入。

  (本文摘编自《中国工业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qiuwin333.com/post/55152.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