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该选择什么样的学校?
首先:您需要关注当地行政区的相关政策,有的政策是先摇号再进行民办校招生,有的是先进行民办校招生再摇号,您需要了解当地行政区的政策;
然后:根据孩子的成绩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学校,比如志在高考可以选择管得严的学校(如二十、四中),志在清北可以选择市五所,有艺体类特长的可以选择相应专业的学校等等;
最后:就是关注目标学校的往年政策了,如果目标校是民办校,可以提前收集一些往年的题目给孩子做一做,等等。
总之而言,孩子的成绩往往是决定了能去哪类学校的关键因素。
小升初选择学校有几个地方需要认真考虑:
第一,孩子目前的学习成绩。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成绩来合理的选择学校。成绩越好,选学校可以越好。小升初是需要参加严格考试和面试的,并且准备过程也耗费很多的额外时间和精力,甚至有时候还要报名辅导班进行专门训练。而且作为一种筛选性质的考试,难度不小。要符合实际情况。
第二,学校的办学特点。有些初中,例如深圳外国语,龙岗外国语,这些有外国语的特色班级,孩子这方面有兴趣不排斥就合适报考。有些学校奥数氛围浓厚,很多人瞄准奥数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例如广东奥校,孩子对这个不感兴趣的话,进入后就不能健康持续的学习。所以家长可以参加学校的公开日活动了解。
第三,学校的升学率。中考考上重点高中的比率这个指标是家长挑选学校的重要指标。因为一所学校的软实力和环境非常抽象。最终的中考成绩是一个绕不开的刚性评估手段。一般在网上或者家长论坛里面都可以搜索到一些重点学校的中考成绩,这可以作为自己报考的一个重要参考。
第四,学费。有些学校学费非常昂贵,一个学期年好几万。一些普通家庭也确实需要考虑这个开支是否能持续支撑,毕竟后面还有高中和大学的不小教育支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不想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让孩子的身心更加健康,那就把孩子留在身边吧。养不教,父之过,不管有什么困难,为人父母都要履行自己的养育责任。老人也没有义务替你养孩子。
坐标成都双流某小镇,刚好经历,去年大女儿选择小升初,说说这一年以来选择私立的经历和感受!
户口不在县城,我们不能参加摇号(摇号也没意思,只能读普通班,结果很多放弃摇号出高价读实验班的),只能直升本地初中或上私立初中实验班(私立也要考试合格才能进),本地初中学费听说1000(可以忽律不计)生活费也便宜些。私立一年学费加住校和生活费就大概5万。
第一次招生考试考到了实验班,只是我当初没报名,家里没人提说也没动力,也觉得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的。
第二次招生考试之前,我爸爸突然提出让女儿读私立,学费他出都行,一定是跟大叔们聊到学校的事了。然后,我也突然开始考虑私立了,和老公商量,他不太同意,因为两个女儿,小的马上6岁,如果大女儿读私立,以后二女儿也要读的。生活开销一直也大。我收入高些,老公不稳定,低些,我两一年收入就算18万吧(无房贷无车贷,还是存不起钱)
因为我的朝令夕改,女儿突然压力来了,担心第二次招生考试考不过,结果出了点小状况,真的波折啊!差点学费没交进去,女儿急哭了两次,我当时在外地回不来,后悔第一次招生考试没给她报名[流泪],把我急的。运气吧,我刚好有朋友帮我解决了问题,还选了一个适合女儿的实验班。刚去的那学期很不适应,都是县城的小学毕业的(很多优秀学生都被七中挑走了),教学方式不同,孩子很不自信,担心自己跟不上,第一次半期考试考了年级六七百名[流泪](初一1100人),我发现她是语文基础太大意丢很多分,没太担心,我没打击她反而安慰开导孩子,老公也没说什么。
孩子在想,为什么小学班上前10,语文也不差呀?她们县城的孩子到底有多强啊?现在怎么成了全班倒数!?她们班是不同地方过来读的,小学都很优秀的,加上学校教学很丰富灵活,学习氛围很好,培养出来的是综合成绩!
初一上期末成绩出来,语文正常了,220名左右,给自己最大的安慰,更有学习的自信了,后来疫情期间在家学习也很自觉,入学测试又进步一点点,孩子不是特别聪明好学那类,不喜欢看书,喜欢打游戏,我更希望上课吸收的效果!现在王者荣耀也乖乖卸载了。
小学的好姐妹同学,之前成绩比她好,现在不同的初中学校,老师资质差距很大,学习环境氛围不同,综合差距逐渐拉开!
以后的事看不到,到目前我不后悔选择私立!
孩子应该跟父母在一起
言传身教很重要
这个年龄段正是各种习惯养成和各类能力提升时期
老人可能更多给予的是爱护和溺爱
而孩子这个时候需要分辨是非
错就是错
家长可以及时给予纠正 告之正确的做法
我想问问每天坚持跑步的人,每天跑几公里呢?
每天坚持跑步估计没有人做得到,也没有必要每天跑。因为一年四季总有下雨、雾霾、有事等耽误跑步的。我临退休开始到退休后七年,与一位同事除了不能跑的天气及旅游,无论是周末还是大年初一,每天跑5~6公里。我买了运动手环与运动手表后,基本上是跑三或跑二休一,近三年多来平均每次超过13公里。
各人的身体条件不一样,年龄不一样,跑步能力不一样,有的跑的远,有的跑的近,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我62年的虎,今年60整,有时跑三天休一天,有时跑两天休一天,有时还跑一天休两天,每次跑10公里打底,配速
530--630随意。
我今年60岁,跑步2年,比起十年八年跑龄的大神,只能算一个才出道的小白。现在每周跑五次以上,每次6到10公里,配速6分钟左右,心率135上下,属有氧运动,步频170,步幅98左右。从两年前的400m、800m、1000m,到几个月后的3km、5km。现在偶尔上个10km也很轻松。两年来的坚持让我的血压、血糖值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没有生病(没有感冒过),睡眠质量大大改善,记忆力变好了,体重从158斤减至现在的120。
我现在以减脂为主,每天跑五公里,大概花上四十分钟的时间,跟以前相比速度下降了,以前瘦的时候能控制在三十分钟以内。
跑步这种事,跑多少公里不重要,我是把它当做一种兴趣爱好,一种享受。个人很喜欢跑步过程中感受风拂过身体的感觉,流一身汗,酣畅淋漓,再冲个澡,美美的睡上一觉,简直是人生一大乐事。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千差万别,跑步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没有必要跟别人去比,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才是最重要的。跑步最重要的是坚持,只要坚持下去,日积月累,身体会发生改变,潜移默化中,你的跑步速度和跑步距离也就上去了,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健身的路很长,勿忘初心,喜欢的可以加关注。
我一般都是跑10公里以上,偶尔跑6、7公里,今年共跑了148次,已经超过2000公里。可能每一个人跑步的目的都不同,有些人以减肥为目的,跑个五六公里,三四十分钟,出汗又减脂。有些人纯粹是为了活动活动,舒活一下筋骨,跑上二三公里即可。
我作为一名马拉松爱好者是以能够比较轻松顺利跑完一次马拉松(42.195公里)为目标,所以日常的跑步训练都是以10公里作为一个起点的。我每月的跑量维持在200公里左右,每年的跑量2000公里左右 ,对于我来说,如果跑量再多可能有点损伤身体,太少的跑量又不能顺利完成一次全程马拉松。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加,周围人都劝我说不要跑了,要不然以后老了你就出现各种关节的疼痛 ,后悔都来不及。说实话,我有一点害怕了,甚至想彻底不跑了,但是习惯一但养成很难改变,所以勇敢地坚持了下去。我相信只要科学地跑步不仅不会跑坏过节还会有益于身体的健康。2022年的北马最后一名跑完的是一位85岁的老爷子,我也希望自己能像这位老爷子一样一直跑下去,健康地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