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杨诗涵
界面新闻编辑 | 陈小同
进口汽车一度是豪华和品质的代名词,但崛起中的自主品牌和国产新能源车型正逐渐重塑消费者心智。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数据分析显示,去年中国进口汽车79.9万辆,同比下降10%,创自2010年以来的新低。
受到能源转型影响,国内消费者的购车倾向已经发生深刻变革。转折在更早之前发生,自2017年开始,中国汽车进口量便从124万辆持续以年均10%左右下行。
在中国市场,电动车对汽车进口的冲击最初始于特斯拉。2017年,特斯拉推出为中国市场定制充电接口的车型,一时风头无两。随后数年内,其上海工厂产能攀升进一步导致纯电动汽车进口数量锐减。去年虽有所回升,但仍仅有3万辆,占比不到5个百分点。
在特斯拉之后,越来越多的国产造车新势力崭露头角,继续蚕食进口汽车的市场份额。崔东树表示,进口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仍然是乘用车的消费升级,但电动化转型改变了消费趋势,进口燃油汽车需求出现明显下降。
国产新能源品牌成为中国进口燃油车车主的增购选择。七年前加价购入英菲尼迪燃油进口车的北京消费者告诉界面新闻,自己在去年增购一辆新势力车型,“在家中已有燃油车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购买用车经济型强、具备智能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作为互补。”
即便进口车增长主力奔驰、宝马和奥迪也无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国产新势力的冲击,尤其是主打高端的汽车公司。
蔚来方面曾表示增换购车主中48%来自上述三家德系品牌,部分第二代技术平台车型达到56%。理想部分车型销量也在细分领域超过这些合资公司的竞品。
相比之下,日系车在这场竞争中遭遇了更加剧烈的萎缩。去年日本进口车暴跌14%,远高于美国市场下跌8%的幅度。从近年整体表现看,丰田与斯巴鲁萎缩剧烈,前者旗下豪华品牌雷克萨斯表现偏弱。
具体到品牌,保时捷在2023年进口豪华车中跌幅最大,同比下滑15%。事实上,保时捷在华销量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品牌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柯时迈(Michael Kirsch)称,在华遇冷主要受到Cayenne车型换代以及价格战异常激烈等原因影响。
超豪华品牌中,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均出现两位数下滑比例。英国品牌阿斯顿马丁更是下跌超过三成。
面临来自仰望等中国新兴品牌发起的挑战和世界竞争格局出现的深刻变化,进口汽车在华声量逐渐被削弱。不过,考虑前期疫情和芯片短缺导致的供给不足、近期国际汽车生产回暖,崔东树认为进口车增量仍有推动恢复增长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