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赢球网

2023 A股“不为所动” 2024能否有所不同?

  [ 对资本市场而言,至少还需要看到四个关键因素的变化——汇率及出口风险确认,房地产风险确认,财政政策确认加力,上市公司盈利确认筑底。 ]

  距离2023年结束仅剩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28日,三大指数低开高走,上证迅速收复2900点并直指3000点,让投资者对“跨年行情”的启动又多了一些期待。

  站在年尾回忆A股的2023年,一连串重要时刻呼啸而过。2月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4月科创板两大欺诈发行案处罚落地,6月资本市场改革确认转向投资端,7月政治局会议罕见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及持续半年的系列举措护盘托市。特别是年尾上市公司密集回购远超以往,今年实施股份回购企业家数超过1350家,创出历史新高。

2023 A股“不为所动” 2024能否有所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回顾2023年年初,大家也曾充满期待。当时A股成交持续缩量,日成交从万亿腰斩,但投资者对新一年增量资金入市颇有信心。比如一位券商宏观首席分析师曾明确告诉我,尽管疫情以来投资、消费、出口均受到冲击,居民收入大幅低于趋势值,但是,要看到居民超额存款规模创出了新高。2022年居民存款累计新增高达15万亿左右,比上年多增约5万亿,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伴随年初防疫政策优化,复苏预期确实推升了股市反弹。但随着经济增长动能从二季度开始环比放缓,市场情绪迅速降温,之后“3000点保卫战”几乎贯穿全年。尽管各项改革和呵护市场举措接连出台,但A股似乎始终“不为所动”。

  2023年是***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但是,为什么经济复苏进程看上去没有大家期待的那么顺利?这是二季度以来很多A股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2023 A股“不为所动” 2024能否有所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我在7月中旬将这一问题抛给淡马锡中国区***吴亦兵时,他的解释非常直观。过去三年受疫情冲击,大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都在发生变化,居民情绪快速恢复,但受收入预期影响,消费并没有如预期爆发,而居民需要依赖自身进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所以复苏是缓慢的过程。而且,上市公司估值萎缩,偿债能力会萎缩,融资能力也会同步萎缩,资产负债表整体收缩,企业只能减少再投资,减员增效。

  就在市场情绪胶着之际,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这一表述立刻带动市场情绪回升,7月25日A股全天全线反弹,全市场共有4246只个股上涨,仅698只个股下跌,平盘个股73只。

  对于会议的最新提法,市场各方都抱以积极期待。比如会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就曾对我说,从宏观政策、地产政策到资本市场等领域,7月政治局会议都释放了诸多积极信号,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未来有望进一步完善,提高资本市场吸引力,引导直接融资比例回升。

2023 A股“不为所动” 2024能否有所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紧随其后,资本市场一系列“活跃举措”纷至沓来。8月3日深夜,券业率先“降准”。8月18日,***推出“活跃市场25条”。8月24日,***召开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共同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清障。

  8月27日,“双王炸”政策落地。财政部、税务总局宣布,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这是A股市场时隔15年后再次下调印花税。紧随其后,***宣布收紧IPO及再融资、调降融资保证金、限制部分减持。

  对比之前调降印花税,2008年4月 24 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 3‰下调为1‰,提振上证指数大涨 9.29%;2008年9月19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提振上证指数大涨9.45%。

  历史经验在前,很多个人投资者当晚“信心涨停”。然而,当8月27日晚上我将“明天会不会再现‘大盘涨停’”的问题抛给多位机构人士时,得到的答案却是另一种一致——“很难说”。8月28日是一个周一,A股果然开盘大涨,上证指数一度上冲至3219点,但涨幅很快收窄,最终仅收涨1.13%,留下一根长长的大阴线。

  之后,各项“利好”举措加紧推动。北交所深改19条陆续落地,A股上市公司纷纷宣布回购,公募、券商纷纷宣布自购、跟投,“国家队”更是连番出手***,年底***推出回购、分红新规等等。在各部门合力支持之下,A股临近年尾内生动能有所恢复。

  有投资者调侃,A股市场的投资者“差一点”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投资者,因为“要什么给什么”。嫌交易费用高,降;嫌印花税高,降;嫌IPO发太多,降;嫌金融工资太高,降……但唯独一点,想要股市大涨,却总是很难实现。

  其实,很多学界、投资界的人士在与我交流时谈到,股市的问题,答案或许并不在股市。引入长期资金、完善制度规则等都是资本市场改革的应有之义,但也需要看到,当前无论融资端还是投资端,很多诉求都呈现短期化、局部化的特征。如果盯着股市短期效果、局部效果“用药”,反而可能会加大短期政策与长期目标的冲突,影响市场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给资本市场的正常化发展留下障碍。资本市场有其自身运行规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应始终坚持。

  而且也要看到,资金面以外,基本面也还面临诸多挑战。我在年末的经济学家***访中发现,对于全球经济,业内普遍担忧2024年可能面临重回“长期停滞”或进入“长期滞胀”的风险。对于国内经济,宽财政依然是最受期待的政策方向。对资本市场而言,至少还需要看到四个关键因素的变化——汇率及出口风险确认,房地产风险确认,财政政策确认加力,上市公司盈利确认筑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积极”之后,大家对新一年的预期也有所改善,部分观点认为2024年最艰难的时刻或将过去,“是时候转向乐观”。不过,A股的投资者对“预测很难”都深有体会。2024年能否有所不同,期待时间能够给出令人欢喜的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qiuwin333.com/post/2956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